沈令月扛着竹子提着蔑刀按原来的路回到家。
院门关上,她进屋后就没再出来了。
她去山上砍竹子回来,是为了动手做点兵器傍身。
身死穿越之前,她工作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三教九流牛鬼蛇神,所以对各种各类伤人的器械都多少了解些。
当然因为家贫和手艺问题,她是做不出什么精品玩意儿的。
她打算先做一个最简易版的弹弓,能把弹丸发射出她所需要的距离即可。
这时代的弹弓与现代的弹弓是两个东西。
要是有橡皮筋能用,沈令月也就砍根树枝做个现代的弹弓了,只因为没有橡皮筋,所以只能做这年代的弹弓。
这年代的弹弓则与弓箭一样,只不过弦中间设的是弹窝,射出去的不是箭,而是弹丸。
落到了这种境地里,再惨又还能惨到哪里去,沈令月想得开,这会儿已完全沉下了心,做什么都不慌不忙的。
她把竹子上所有的枝丫砍掉,削平竹节。
刮平了主体竹竿,再断出一截自己需要的长度,劈成大半寸宽的竹片,继续削刮打磨,把每一根竹片都处理得适中适宜。
沈令月不是很会干手艺活,但胜在耐心足。
弄得不好她便直接丢至一边,拿新竹片从头开始重新弄。
这样在探索和反复琢磨中慢慢找到了感觉,倒是也打磨出了自己看着还算满意的竹片。
把还算满意的第一根竹片放到旁边,沈令月继续做第二片。
她对做这东西没什么把握,自然需要多做,做得多了摸索出来的门道和技巧多了,也就能做得越好。
打磨出的第二片,果然看着比第一片更好一些。
沈令月心里生出些成就感来,拿着第二片上下看看,微微呼口气,放到一边打算再做第三片。
第三根毛竹片刚拿到手里,忽听到院外有人扬着声音喊:“大毛二毛!吃饭了!”
沈令月下意识抬目往外看了一眼,但没多在意。
听声音,喊人的人是柳嫂子,大毛二毛是柳嫂子的儿子,也就是她刚才在野竹林里看见的几个娃娃中的两个。
沈令月对柳嫂子喊大毛二毛吃饭这事不关心,但因为柳嫂子喊的事情,她突然后知后觉自己做东西太入神,竟忘了时间了。
因为听到吃饭,肚子此时也叫了起来。
听完肚子的叫声,沈令月放下手里的毛竹片,起身去灶房烧饭。
家里除了她从山上带下来的半袋粮米,没有其他吃的东西,自然仍是只能生火煮点粥来,不饿肚子就成。
坐在灶后烧火的时候,转头看向被赵家家丁砸塌的灶房一角,她在心里想——不知道今天赵家会不会有人找过来。
她之所以把沈俊山和吴玉兰送上山后当即就下山回来,就是怕赵家再来祸害这几间泥墙屋子,她要在这里守上一守。
院子外头,柳嫂子还在喊大毛二毛回家吃饭。
喊了半天没见着人,便到村里别处找去,碰上邻里刘宝霞问:“宝霞,你家喜丫头回来吃饭没有?”
刘宝霞回答道:“还没有,不知死哪去了,我正准备去找呢。”
村里这几个年龄差不太多的孩子,平日里常在一处,柳嫂子和刘宝霞这便一块儿找孩子去了,从村庄里找到村庄外。
最后在后头山上找到了几个孩子。
几个孩子仍旧结伴在一块儿,一个也不少,齐刷刷跪在一棵老樟树前,对着樟树一个劲地磕头。
不知道这些孩子怎么如此古怪,柳嫂子和刘宝霞俱是一懵。
两人没有出声,走到近前才又发现,孩子们面前的樟树上立着一块破木板,木板上用碳灰画着个有头有手的东西,看起来像是人。
这人的手里好像还拿了把大刀。
而木板前插着三根已经烧完了的香。
孩子们看起来也已经磕了很多的头,额头上全是厚厚的泥土,尘泥又扑到了脸上,每个人的脸也都脏得像敷了一层灰。
看着眼前这一幕,柳嫂子和刘宝霞都愣了好一会。
然后柳嫂子先回过神来,出声问:“天晌了,你们不回家吃饭,在这里给树磕头是干什么呢?”
几个孩子听到声音才停下磕头的动作。
大毛看向柳嫂子,回答道:“娘,我们不是在给树磕头,我们是在给关二爷磕头,希望关二爷能显灵,赐一些神力给我们。”
柳嫂子和刘宝霞这才知道,破木板上的画的那玩意儿是关二爷。
柳嫂子打一下结道:“谁告诉你们拜关二爷,关二爷就能显灵,赐给你们神力啊?”
二毛语气认真道:“是月儿姑姑说的,她就是拜了山神,山神被她的诚心所打动,显了灵,赐给了她一身使不完的力气。”
柳嫂子和刘宝霞听得又怔了怔,看一眼彼此。
目光转回到孩子身上,刘宝霞疑惑出声:“山神显灵?”
她家喜丫头说:“对,是月儿姑姑亲口跟我们说的,她不是被妖怪给附身了,而是求了山神,山神显了灵。”
柳嫂子不解,“沈家一家不都跑了吗?你们在哪看到的月儿?”
大毛抬手一指,“就在那边的野竹林里,上午的时候她提着刀来砍竹子,跟我们说完这些话就走了。她说关二爷最是勇猛正直,让我们拜关二爷。我们没能找到关二爷的像,就自己画了一个。”
柳嫂子和刘宝霞又转头看彼此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