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秋楠回到自己的寝宫,猛的将桌上的香炉摔在地上。
身旁的侍女见此情景连忙上前,刚想将地上的香炉拾起,却又被李秋楠张口阻拦:“此等无用之物,何必留在宫中?”
“太妃,这可是先帝生前赐给您的……”
“先帝先帝,既然已经作古,那还何必提他?要是他还活在世上,陈无风还敢在我的面前如此放肆!”
陈无风先是命人处置魏南亭,随后又在她离开之前重申后宫不得干政之事。
这明摆着是没将她这太妃放在眼里。
李秋楠虽然只是李道然的养女,可是却也从小养尊处优,入宫之后深得先帝喜爱,更是在后宫呼风唤雨。
她几时吃过这样的打亏,又何时受过如此刁难?
侍女不敢辩驳,可却还是将那只青铜香炉拾了起来。
李秋楠坐在椅子上,俏脸含煞,心中明显还酝酿着怒气。
不过她心中虽然有气,但却不敢得罪陈无风。
陈无风最近两日颇为反常,行事不仅张狂无忌,而且还几次召见曹汝言。
要知道曹汝言可是朝中极少数能够威胁到李道然的存在。
此人虽然已经是两朝老臣,但却并不昏聩。
就连李道然平日里对他都是百般提防,更别说是一个小小的李秋楠了。
再加上裴青海如今已经获释出狱,并且奉诏重整北方军团。
陈无风在短短两日之内便将军政两件大事重新整合于手中,这很难不让人对其心生忌惮!
李秋楠紧攥粉拳,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个陈无风实在欺人太甚,不仅不给左相的面子,甚至连哀家都不放在眼里,春梅,你去准备一下,哀家等下要回府探望左相!”
婢女春梅不敢怠慢,收拾好了香炉之后,便急匆匆去为李道然准备礼物。
就在这时,宫门外突然传来了一声叫嚷:“我来拜见母后,何时轮到你这奴才指手画脚?”
听到这声叫嚷,李秋楠眉头微蹙。
她起身来到宫门口,便见一名与陈无风有几分相似的少年正在与门口的太监争执不下。
见到这名少年,李秋楠缓缓开口道:“四皇子,什么风竟然把你吹来了!”
听到李秋楠这慵懒中带着威严的声音,少年当即停止叫嚷,并转头对李秋楠深鞠一躬:“儿臣听闻国丈身体抱恙,所以特地准备几件礼物,希望能借母后之手送予国丈!”
这名四皇子名叫陈天恒,他的母妃早年间因病离世,陈天恒从那以后便成为了半个孤儿。
先帝一生共育有子嗣十三人,存活八人。
除去大皇子陈无风登基坐殿。
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现在均已分封各地,成为了一地封王。
四皇子陈天恒因为没有母妃庇护,再加上早年间身体孱弱,所以一直未被封王,只是留在京中静养。
至于七皇子和八皇子,虽然母妃仍然在世,可是因为先帝离世时,他们两人尚且年幼,所以也没来得及封王。
至于这三人日后该何去何从,恐怕还要看陈无风的意思!
李秋楠平日里和陈天恒的交集并不算多,只是先帝在世时,陈天恒为了树立自己的孝子人设,经常陪伴在先帝的身边端茶倒水,表现的十分恭顺。
李秋楠在那时虽然和他有过几次交集,可是对这位四皇子的印象却并不算深,更没有什么交情可言。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门外的太监才会阻拦陈天恒,并导致了两人刚刚的一番争执。
听到陈天恒的这番话,李秋楠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承蒙四皇子如此关照,既然如此,那就请进吧!”
有了李秋楠的旨意,门口的太监自然不敢阻拦。
陈天恒走入李秋楠的寝宫,手上还拎着几只礼盒。
两人一同来至宫内,李秋楠开口对陈天恒问道:“四皇子手里拎着的是什么?”
“这些全都是我为国丈准备的礼品,里面都是全国各地进贡的灵药!”
“四皇子身体虚弱,理应留下自己调养,怎么现在全都拿到哀家的寝宫来了?”
“这是而陈对国丈的一点孝心,还请母后能够将其转送给国丈!”
陈天恒的意思再明显不过,那就是想要借助李道然失宠的契机结识李道然。
可在听了陈天恒的这番话后,李秋楠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四皇子难道不知道陛下和
国丈关系恶化吗?您如今送药过来,难道就不怕会受到陛下针对?”
“儿臣不过是想要借此机会聊表孝心,如果大哥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那他这个皇帝……”
说到此处,陈天恒的话题戛然而止。
他将礼盒放在桌上,并推到了李秋楠的面前:“儿臣听说母后刚刚去了乾清宫?”
“四皇子的消息还真是灵通!”
“儿臣也不过是无意听闻而已,母后这次前往乾清宫,想来应该是为了和大哥讨论有关于北蛮和谈的事情吧?”
“四皇子,你问的太多了!”
陈天恒在宫中没有其他的党羽势力,只是一个如同透明般的存在。
如果能够加以利用,那或许也是对付陈无风的一大利器。
李秋楠虽然也有将其收入麾下的想法,不过现在却还不是时候。
她要先对陈天恒进行一番试探,看看此人胆色究竟如何。
若也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那就没有必要将其引荐给李道然了!
果不其然,在听到李秋楠的这声呵斥后,陈天恒的脸色果然略微有些变化。
就在李秋楠觉得此人心性不足的时候,陈天恒的脸色突然转变,同时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儿臣的确有些僭越,但也只是关心国事,国丈为了两国和谈之事甚至已经病倒,大哥突然在朝堂之上宣布废除和谈,毁去契约,这着实有些不妥!”
“没想到殿下深居宫中,竟然也会对国事如此重视,那若将殿下换成皇帝,殿下应该如何解决此事?”
“儿臣认为一人一地之得失不过小事,两国和谈换的是长久的和平,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夏换来喘息的时机。”
“大哥这番做法实在太过激进,身为一国之君,他的这个做法是对天下百姓的不负责任,对于他的行事作风,儿臣实在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