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系统流小说】地址:xitongliuxs.com
就好了。
如果说刚才只是怀疑这是一块砚台的话,现在拿到手里,掂了掂重量之后,杨靖可就真确定这块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破瓦片”,其本身就是一块砚台。
只不过,因为这块砚台外面被包裹了一层黑乎乎的东西,所以这块砚台看起来挺厚的,足有六七厘米的厚度,估计这块砚台没有被老黄认出来,恐怕也与这个厚度有很大的关系吧。
杨靖悄悄地发动了圣戒,结果圣戒给出的结果差点让杨靖把手里这块砚台给扔了。
“余甸款海天旭日端砚,1718年,黎木”
这竟然是一块端砚,而且还是余甸款的端砚
虽然这块端砚还没有露出全貌,但戒指的鉴定是不可能错的。
余甸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大家和砚藏大家,更是官至顺天府丞,为官清廉,甚至敢触怒年羹尧,直声满天下,是清朝康雍二朝时的一代名臣。
余甸的书法、文章在当时冠绝一时,更是砚藏大家。经他手收藏并铭文的砚台,被后人称之为“余甸款”,在现代都称得上是宝贝。
现在,这里竟然出现了一块余甸款的砚台,而且还是一款端砚,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一件事。
老黄也凑了过来,看到杨靖手里的这块黑乎乎的石头,咧了咧说道:“小杨,你捯饬这东西干嘛不值钱的东西。”
杨靖玩味的看了老黄一眼,指着博古架最底层的那一堆东西问道:“黄老板,这些东西你还记得是从哪儿搞来的吗”
老黄看了看那一堆东西,低头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些东西好像是六年前我刚开这间铺子的时候从唐人街那边进来的东西。当时不了解这边的行情,还以为和国内差不多呢,结果进了这批货可没少让我打眼。七千多镑进了一大堆东西,结果里面值钱的就那么两三样,总共卖了还不到三千镑,亏大了。那批货剩下的都在这儿堆着呢。”
顿了顿,老黄继续说道:“这些东西你也甭看了,没啥看头,你要是想要,这块东西你就拿走吧,算是我送你的。”
要是老黄不说这句话,杨靖说不定还就真决定捡这个漏了,可老黄这句话一出口,顿时就让杨靖犹豫了起来。
总的来讲,这个黄老板还是蛮不错的,最起码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刚才那个内画壶人家直接八折卖了,现在又毫不犹豫的要把这个物件白送给自己,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不值钱,可人家的心意在这儿摆着呢。
要是还捡这种人的漏,自个儿的心里面说不过去啊
s:鞠躬感谢“紫炎天骄”500的打赏今天兄弟姐妹们很给力啊,老墨不胜感激再来一章
第三十一章有所为有所不为
看到杨靖还在那儿发愣,黄老板笑呵呵的说道:“小杨啊,你也不用不好意思,可能你不知道,我今天能够认识你真的是一件让我很高兴的事情。我这人就这样,看着对眼的人呢,就喜欢和他多交流,要是不对眼的人,我都懒得理会。你呢,恰巧就是我老黄看着对眼的人。所以,我白送你个不值钱的物件,你也不用有什么心理压力。这店里的东西都是我的,我喜欢送谁就送谁,再说了,我送你的东西又不值钱,你拿回去摆弄着玩就是了。”
老黄的这番话让杨靖心中更不安了。
看样子老黄是真心想要送自己东西的,不是随便说着玩的。自己要是再这样的情况下还捡漏,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外公经常教导自己,虽说行里人以捡漏为荣,可捡漏也要分情况。有些漏能捡,可是有些漏能不捡的还是最好不要捡,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决断,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随心
想到这里,杨靖不禁扪心自问,什么情况下该捡漏,什么情况下不该捡漏呢
很显然,前段时间在瓦尔迪古堡中捡的那个大漏,就让自己很舒服,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尤其是那个约翰管家竟然还敢让警察请自己喝咖啡去,那捡他家的漏自然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可眼前这个老黄显然和瓦尔迪家族不一样,虽然之前并不认识,可今天人家对自己真心不错啊。
要是再这种情况下还捡漏,自己心里说不过去啊
从小就跟着外公在古玩行当中混的杨靖,自然明白这一行中的很多说法。比如说在这一行中有一个公认的做事标准,那就是“脸厚、心黑”
寥寥的四个字,直接说出了做这一行的核心。做不到这两点的,是很难再行业中混出名头来的。而只有那些脸皮足够厚,心肠足够黑的家伙,才能在这一行中混的风生水起。
虽然这么说有些残酷,可事实就在那儿摆着呢。
在这一行中,那些干出名堂来的,除了那些身负真正技能的大家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凭借着脸厚心黑混起来的。事实上,就算是那些大家,也或多或少的干过一些脸厚心黑的事儿。
别的不说,杨靖就曾经看到过自己的外公干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外公那可真是一个老好人啊,在天衢市的古玩圈子里,那绝对是公认的老好人。可即便是外公那样的老好人,不也干过这样的事吗
脸厚心黑,这是任何一个混古玩行业的人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同样,外公也曾经说过,一切随心,就算是脸厚心黑,也要随心。
之前杨靖并不懂外公所说的这个随心是什么意思,可今天,他隐约似乎明白了一些。
想到这里,杨靖心中暗暗做出了一个决定。
“老黄,你真的确定要把这个东西白送给我”心中既然有了决定,杨靖立刻就觉得身上轻松了很多,半开玩笑的问老黄。
老黄瞪了一下眼,似乎不满意杨靖这么说。
“怎么我老黄也是吐出唾沫落在地上就是一个坑的主儿,刚才既然说白送你就白送你”
杨靖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啊。不过老黄,我手里这件东西我可不能白要,我换一个吧。”
老黄一愣,杨靖也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手里拿着那块黑乎乎的“破石头”,信步走到了西墙下的那个小博古架跟前。拿起了一个标价为两千八百英镑的笔洗说道:“老黄,你要送,就送我这个吧。”
老黄再次愣了愣,看着那个笔洗,脸上的肌肉哆嗦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好,这件笔洗就送给你了。”
看到老黄尽管很心疼但依然坚持送给自己这件笔洗,杨靖更觉得自己刚才的决定是对的。
这件笔洗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不过是乾隆年间民窑的东西,要是在国内,这么一个笔洗也就是在一万四五千块钱左右,老黄这里虽然标价两千八百英镑,也不算是多么高,这里毕竟是伦敦,不是国内。
杨靖笑了笑,把那件笔洗放在了博古架上,这才对老黄说道:“老黄啊,你说你六年前进的那批货赔钱了”
虽然搞不清楚杨靖为什么问这个,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杨靖说道:“老黄,那批货其实你没有赔钱,相反,你还赚了不少。喏,就是我手里的这件东西,就足以让你赚三倍了。”
看着老黄一脸不相信的样子,杨靖也不以为忤,他继续说道:“老黄,恐怕你还没有看出来我手里的这个物件是什么吧我现在就告诉你,如果我没有看走眼的话,我手里这块石头应该是一块有年头的端砚,只不过这块端砚被人故意的搞成了这个样子,所以你才没有看出来。”
听到杨靖这么说,老黄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说道:“小杨,你不会是在哄着我玩吧就这么一块黑乎乎的破石头,竟然是一块端砚”
杨靖点了点头,问道:“老黄,你这里有刻刀之类的工具吗还有,你最好端盆清水过来,我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这块端砚外面的东西去除下去,这样你就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一件宝贝了。”
老黄连忙跑到了二楼,不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提着一个工具袋走了下来。杨靖从工具袋中找出了一把刻刀,小心的在这块端砚的外面刻了两刀,发现外面包裹的这一层东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硬,就点了点头。
待到老黄端了一盆清水过来之后,杨靖就直接把那块端砚放在了水里,说道:“泡一会儿再剔除那些东西就要容易很多。你放心吧,砚台是不怕水泡的,只要不是泡在海水里,就算泡几十年都不会损伤砚台的。”
砚台放在水里之后,不一会儿那盆清水就开始变浑浊了,一直泡了二十多分钟之后,杨靖这才重新把砚台捞起来,结果那块砚台已经大不一样了。
杨靖又从工具袋中找出了硬毛刷,开始刷洗砚台,没多大功夫,砚台外面的那层包裹物就被硬毛刷刷干净了。
最终呈现在二人眼前的是一块大约有18厘米长,15厘米宽,4厘米厚的黝黑发亮的砚台。
这块砚台很像是人的手掌,中间的砚堂部位是一个标准的圆圈,乍一看,很像是一轮黑色的太阳。
而砚台周边的砚额、砚岗、砚边等部位,都雕刻有极为精美的海波纹,甚至就连砚池部位,也有成片的海波纹。
所有的海波纹都围绕着正中间的砚堂部位,让这块砚台从正面看过去,就是一片大海包围着一轮巨大的旭日。
这种造型的砚台,在古砚中有一个名堂,就叫“海天旭日”,也叫“海波映日”。
老黄显然也是一个行中老手,一看这块砚台的模样,立刻就惊讶的说道:“这、这是一块海天旭日砚台啊”
杨靖没有说话,而是翻过了砚台,果然,在砚台的背面有楷书铭文:“不方不圆,不雕不琢。略事磨砻,德修罔觉。如金在冶,如离璞。端州多才此超卓,晤言一室君子乐。”
下署“甸铭”二楷字。s:这个铭文原本是余甸在“洞天一品端砚”那块砚台上的铭文,这里借用过来,勿究。
老黄一看这片铭文,眼睛立刻瞪直了,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竟然是余甸款的端砚我的老天”
杨靖笑眯眯的没有说话,但心中却是无比的畅快,身体仿佛是从里到外被清洗了一遍。
外公说得好,一切随心。
杨靖总算是明白了这句话中的一些含义。
有些事,有所为有所不为
s:鞠躬感谢“鲲鹏3357”200的打赏。
第三十二章钱是男人胆
“小杨、这、这”老黄抱着这块余甸款的海天旭日端砚,激动地浑身打摆子。
杨靖微微一笑,说道:“老黄,别的话你就不用多说了,这块端砚本来就是属于你的,我只不过是把它挑出来而已。”
并不是杨靖不愿意捡漏,而是杨靖觉得这样的漏真的是没必要去捡。要是搁前段日子,这个漏杨靖说不定会悄摸悄的捡了,可杨靖现在坐拥二百多万英镑,说实在的,他真心有点看不上这万儿八镑的漏了,再加上老黄人不错,而且在英国这个离家这么远的地方打拼,为老乡,杨靖都觉得没有必要捡老黄这个漏。
身在国外,对于同胞,能帮一把的是一把,杨靖就是这么想的。
这块端砚清理出来之后,品相很不错,没有任何破损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这还是一块带有铭文的老坑端砚,而且背面铭文的人还是历史上有名的砚藏大家,这无疑就让这块端砚的价格翻了不止一倍。
现在在华夏国内,老坑端砚的价格不菲,一块30厘米20厘米不带铭文的老坑端砚,市场价都在五万以上,这块端砚虽然小了点,可背后的铭文却是可以让这块端砚价值倍增。
老黄是玩古玩的,他当然清楚现在端砚的价格。
前两年在燕京的东正秋拍上,一块和这块端砚差不多的余甸款端砚,拍出了184万元的价格,差不多相当于22万英镑。
这块端砚和那块端砚的尺寸差不多,品相也不差,如果在国内上拍的话,最起码也能拍出和那个价格差不多的价来。
而老黄在六年前进这批货的时候,一共才花了七千多镑,本来还以为打眼了呢,结果忽然出了这么一个小惊喜,这如何能不让老黄惊喜莫名
钱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随着这块端砚的发现,这就相当于老黄捡漏了。即便是六年前,这么一块端砚也足以价值15万英镑以上。
“小杨,这、这让我怎么说呢你刚才明明能够直接拿走这块端砚的。”
老黄在经历了短暂的激动之后,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老黄,你不是送我一个笔洗了吗我可没那么贪心,再要你这块端砚的。”
顿了顿,杨靖继续说道:“老黄,要不这么着吧,这块端砚现在上拍的话差不多能拍出两万英镑以上的价格,可能还要多点,但你知道的,上拍还要交手续费,最终能落到你手里的恐怕也就是两万镑。这样吧,这块端砚我也挺喜欢的,你两万镑转给我吧。”
杨靖真的是挺想要这块端砚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刚才在清理出来这块端砚之后,杨靖感觉这块端砚里面蕴含的热气似乎要比刚才那个内画壶还要多。
从价值上来讲,那个内画壶要比这块端砚高不少,按说应该是内画壶中蕴含的宝气更多才是。可为什么内画壶所蕴含的宝气要明显少于这块端砚呢
难道是因为这块端砚背后有余甸的铭文又或者是两者之间的制材料不同而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名气上来讲,制那个内画壶的冯哲显
《逍遥大亨》转载请注明来源: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