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风衣的山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放心了,母亲总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他忙献宝似的说:“母亲,我最近派人从京都带回一架嫘娘绣的丽春山水屏风。一会给您送来。”
嫘娘是近百年来被誉为刺绣大宗师的绣娘,她的绣品万金难求,是杨母最爱的。杨母少时就曾到处求购,至少也只得三件小件。丽春山水屏风长有六米,是嫘娘极有名的一件绣品。听得这话,她很是高兴。说:“真的吗是真品吗”
叶二叔拍胸脯说:“我给母亲送的新年礼物,怎么可能是仿品呢我找了许多人鉴定了,绝对是真品。”
叶二叔弄到这件东西,也是花了大力气的。这件绣品本落在二十年前隐退的曹阁老手上。叶二叔派人栽赃陷害,弄得曹家吃官司,差点家败人亡,逼得曹家变卖珍藏,凑钱四下托人求情,这才弄到手上。
叶二叔对别人来说,是个大坏蛋,但对他娘来说,那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孝子。办事总能办到她心里去,总能哄得她开心。不然,她也不会一直在侯爷面前给叶二叔说好话,处处护着他。
在讨母亲欢心上,叶将军与弟弟们相比就差远了。不要说富于心计的二叔,他连纨绔的三弟都比不上。
长年不在家,一回家就一本正经板着脸不说话的叶将军可不讨喜。
叶将军本意并不希望如此,只是长年在军中,他连和家人说什么都不明白。他和家人说军中的事,大家不懂接不上话。家人和他说城里的八卦,最新流行的衣服首饰,他也不懂。后来,他就和母亲的关系在二弟的挑拨下越来越远。他再努力亲近母亲,母亲却越来越憎恶他。不是叶将军不想和家人搞好关系,而是没办法。
老侯爷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书房里,望着桌上的文件思索起来。
第106章老侯爷的心思
老侯爷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书房里,望着桌上的文件思索起来。孙女刚才说的话,给他很大的震撼。他终于明白了,两个儿子之间仇怨已深,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了。二儿子不肯放过大儿子,现在大儿子一家也不肯放过二儿子了。
恍惚间,他想起了两个儿子小时候相亲相爱,在一起嬉戏玩耍的情景。究竟是什么时候,两个儿子开始象仇人一样了呢
想了好一会,他还是想不起来。他只记得第一次发现二儿子派人陷害大儿子时,内心的惊惧。他想尽办法,才将那件事遮掩下来。此后,两个儿子就越斗越狠。
老侯爷一直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想按家族传统让大儿子继位,另一方面又疼爱二儿子乖巧孝顺,有意无意的庇护他给他机会。结果,当然就是大儿子在他面前越来越沉默,不再象小时候那么贴心。而二儿子越来越体贴,办事也越来越妥当。这种情况下,老侯爷不免更倾向孝顺的二儿子。
这使得二儿子下手更狠了。逼得大儿子不得不避害远走。老侯爷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想着大儿子走了,矛盾或许会缓和下来,就默认了这一结果。
谁知大儿子又升到了宗师,侯爷的心又起了变化,开始庇护大儿子。这使得二儿子焦虑起来,行事越来越不择手段。
现在雪英升为了宗师,而且明确的表现出对二叔的敌意。老侯爷不得不认真考虑了。大儿子一个人,他还压得住。加上雪英的帮助,他要再想压住大儿子都难了。
事情如雪英所说,无法再拖下去了。不管为了什么,他必须做出决断了。继续站在二儿子一边,他少不了要和大儿子和孙女雪英一战。就算他成功了,杀了大儿子和雪英,让二儿子上位了。那又如何二儿子家能再出两个宗师吗就算能,那要多久自己杀掉家里两个宗师,这不是傻吗何况,他现在不一定打得过雪英了。
如果把二儿子放弃掉,他马上就有两个宗师可用。家族的兴旺发达就在眼前。一家三宗师,齐心协力下,谁能挡得住老侯爷想来想去,长叹一声,最终还是痛下狠心,选择了放弃二儿子。
送走了二叔一家,杨母走到边上的书房,敲了敲门。
侯爷不耐烦的问:“谁”
“老爷是我”杨母恭顺的答道。
侯爷沉默了会,说:“进来吧”
他知道妻子是来为二儿子探听消息的,老妻掌管着后院诸事,立世子的事不能不和她谈清楚。
杨母进来,一看侯爷的神色,心中就大呼不妙。老侯爷的神情严肃得可怕,嫁过来几十年,这样严肃的侯爷她只见过三次。
一次是赤勒蛮族大举入侵,一直攻到洛城城下。一次是侯爷得知公公战死时,接任武安侯时。第三次侯爷亲自主持祭祖大典,诏告族人,将自己的二弟逐出长房,另立一支时。
“你来得正好关上门,我要和你说件事。”
侯爷严肃的说。
杨母顺从的打发走跟随的丫环婆子,关上门,忐忑不安的走到丈夫身边。见桌上茶水凉了,打算亲手为丈夫换上杯热茶。
“我决定了,立天华为世子。”
侯爷不容质疑的说。
杨母心中一颤,手上不自觉的停了下来,回头问:“二郎呢”
侯爷沉吟道:“让他去雪城呆一阵,让老大一家消消气。”
杨母失声道:“二郎犯了什么错,要把他放逐到那种偏僻的地方”
侯爷皱眉盯着杨母,杨母瑟缩了一下。她这才记起,老大家在那种地方呆了好些年了。
她改口说:“老爷,我看二郎挺好的,不必要这样吧”
“世子的事总要解决的,这些年因此事,族里越闹越厉害了。我想了这么多年,也看清楚了。老大军事出色,用兵堂堂正正,行事稳健得军心能服众。老二爱出奇谋,与人私交好。老大讲规矩重法度,老二无视规则,做事不择手段。老大能与手下同甘共苦,先人后已,有帅才。老二讲风度,任何时候都讲究。老大对族人宽和有仁心,老二则外和内忌,用人如器。”
侯爷缓缓的说。
杨母听得心惊,她没想到在两个儿子的事情上,一直保持沉默的丈夫对两个儿子是这样的看法。
“从官场上说,老二交友广泛,私交众多,看上去一呼百应,却全是利益之交。老大朋友不多,却全是贤能之士,交情深厚,在他困境时仍能相助不断。若败,老大丢了官还有复起之日,老二则难免身死族灭。从军事上说,武安侯责任重大,草原上的仗打不完,奇谋终有人识破的一天。老大能败而不乱,能坚持很久。最差也能撑到朝廷派来援兵。老二一旦战败,则势必不可收拾。为叶家军计,老大当主帅才稳妥。”
说到这,侯爷顿了一下,接着说:“从家族来说,老大上位,族人还可维持。老大心善,总会照顾他们,给他们一条活路。老二一旦上位,则顺者昌,逆者亡,对他无用之人,都会弃之不顾。大半族人会无以谋生。为家族长远计,老大为帅,老二辅助,他们兄弟互补是最好的。但现在,他们兄弟不能相容,只好让老二离开。”
侯爷慢慢的说着,边说边理清了自己的思绪,坚定了立老大为世子的决心。
杨母听得一颗心直沉到万丈江心,她听出了丈夫的决心。喃喃的说:“那也不用让二郎去那种地方吃苦。”
见老妻愁苦不舍的样子,侯爷心中一软,随即硬下心肠,说:“他若不愿去雪城,可以另立一支,去别处发展。”
杨母听了眼前一亮,是啊凭二郎的才干,到哪不能出人头地有她在侯府,自能不断接济二郎,二郎未必不能建功立业,封侯拜将。总比去雪城受苦的好。
“老二亲近与你,你去和他说吧”侯爷捧着老妻刚冲好的茶,说。
杨母见事不可挽回,只好低声应了。
第107章权英背锅了
她派人去叫叶二叔。
叶二叔命人抬了那架丽春山水的屏风,满脸堆笑的回来了。
“母亲请看”叶二叔笑着指着放在地上的屏风。
杨母扫了眼屏风,却无心细赏了,起身说:“放那吧二郎,你随我来。”
叶二叔听出不对,忙跟了上去。
母子二人进到杨母的卧室,杨母将丫环全赶了出去,拉了儿子坐到床上,低声说:“侯爷决定立天华当世子了,正在起草请封的奏折。”
叶二叔听了,只觉一阵头晕,如同悬崖上一脚踩空了一般。他就怕这个消息。
他吃惊的问:“怎么会如此”
杨母愁苦的说:“不知雪英跟他说了什么,他就忽然做了这个决定。他说要让你去雪城,以此让天华一家消消气。”
叶二叔听了,全身如处冰雪之中,心中暗恨,强笑道:“母亲,你舍得我去那种地方”
杨母叹道:“我当然不舍得”
叶二叔大喜,忙说:“那母亲有没有帮儿子说说情”
杨母愁容满面的说:“我当然说了,可侯爷不许。说除非你破门而出,另立一支,去别处发展。我觉得这到是一个办法。我儿精明能干,有绝世之才,到了别处,定能封侯拜将。只是去哪里好,我一时拿不定主意。你放心,即便出去了,我也会支持你的。”
叶二叔听了,心中念头急转,如果不能当上世子继承武安侯位,呆在洛州就毫无意义。大哥不可能再让他掌权。出去也是一条生路,凭自己的能力,有侯府帮助,当个五六品的武将是很容易的事,再做个三五年,升到四品,也是一方大员。只是,到此只怕就是了。再往上升,侯府也帮不上忙了。不再混个一二十年是升不上去了。那时自己都老了。
反之,在洛州,自己经营了二十多年,根基深厚,只要干掉大哥。有母亲在旁劝说,父亲即便暴怒,也得接受这个事实,重新把我找回来,让我当世子。雪城虽偏远,大哥能从那里爬回洛城,我也能风风光光从那回来。
想到这里,叶二叔不提出去的事了,说:“母亲,雪英说了什么父亲怎么说的”
杨母说:“侯爷没告诉我雪英说了什么,说了另外一番话。”
“父亲说了什么”叶二叔忙问。
杨母将侯爷评点两个儿子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叶二叔。
叶二叔听得又是恼火,又是惊心。因为,侯爷说得没错,他就是那样的人。他苦笑道:“没想到父亲是这样看儿子的,我真没他想的那样不堪。”
杨母马上说:“我也是这样觉得,奈何侯爷不这样想。他觉得天华更适合当武安侯当族长。”
二郎适不适合当武安侯,杨母不清楚,但她知道大儿子常年打战,胜多负少。二儿子确实没打过几次仗。至于对待族人,杨母就有不同意见,在她看来,二儿子比大儿子对族人好多了,经常会很大方的送钱送东西。
那是自然,叶二叔为了收买人心,这些年送了不少钱给族人,尤其是那几个在侯爷夫妻面前说得上话的人。
杨母热切的说:“二郎,你觉得去哪里当官好我让侯爷给你去办。”
她真这样想的,二郎一心想当世子,现在当不上,她觉得一定要好好补偿他才好。
叶二叔明白母亲的心思,推托道:“儿子现在心乱的很,等我想想再说。”
杨母体贴的说:“好吧想到了告诉我,不管怎么样,我也要侯爷答应你。”
这事侯爷再不帮忙,她就要闹了。
叶二叔匆匆离开,回到自己家里,召集心腹商量对策。
那边荣珍堂里,李夫人正逮着雪英询问:“雪儿,你刚才说得是真的那是假的”
雪英说:“当然是真的啊我跟祖父说了好一会,他才答应呢”
“你祖父真的当你面说了要立你父亲当世子吗”李夫人急切的问。
“那倒没有,我看他心意是定了的。过几天就应该有确切的消息了。”
叶雪英说。
李夫人狐疑的盯着女儿,半喜半忧。此事太过重大,她都不敢相信女儿说得是真的。她从嫁到叶家,就一直跟着二叔家斗。斗到女儿这么大了,世子的位子丈夫还没坐上去。现在女儿突然告诉她,说事情办成了。她哪敢相信啊
“你怎么跟祖父说的他怎么答的”李夫人问。
雪英半真半假的说了一通书房里的对答,主要是隐藏了自己的实力。李夫人听得奇怪,说:“那套话谁教你的”
雪英噘着嘴说:“就不能是我自己想的吗”
李夫人轻拍了女儿后脑一巴掌,说:“就你这脑袋,想出些奇怪的美食我相信,那些话是权英教你的”
叶雪英心说:大哥,这不是我要坑你。大家都认定是你了,你这锅就好好的背着吧
那几段话,一半是权英写的,另一半则是叶雪英自己发挥的。她就是刻意要坑一下权英,让大哥去背锅,她好继续逍遥自在的当大小姐。
叶雪英似乎不情愿的点点头。
李夫人吃惊的又拍了女儿一下,骂道:“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胆大包天了,竟敢私下跑去侯爷面前胡说。幸好侯爷没生气,不然你们两个就完了。”
叶雪英笑眯眯的说:“这不是成了吗要不是这样,祖父还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李夫人没好气的瞪了女儿一眼,说:“那要真成了才好呢现在还不一定呢”
叶雪英笑嘻嘻的说:“娘你就等着好消息吧我看没跑了”
听得女儿这样肯定,李夫人也不由期待起来。
叶二叔召集了长子叶山英,三个幕僚,五人秘密商议侯爷要立世子的事。
叶二叔说:“事关紧急,我刚得到消息,侯爷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