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流小说

分节阅读 44

道这就是那位宗师的学问唉老夫果然是井底之蛙,妄自揣测高人学问,罪过罪过

苏宁点点头:“对的,拼音,师尊说这也是用了几十年才整理出来的,他说,我们说的话都是字,可以写出来的,这些字的发音是有规律的,比如有些字的发音很像,打架的打,大人的大,发达的达,搭配的搭,其实听上去只是音调不一样,其实是同样的一个音种。

师尊好像是参考了极西之地的一种语言,然后利用音律的知识,对所有能够写出来的字,进行了拼音标注;所以弟子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书,却是看过不少师尊用拼音标注出来的字,或者是诗,长短句,还有一些名人名言,先是记住了那些字的读音,然后逐步将拼音去除,最后,全部拼音去除,摆脱拼音的辅助,弟子就完全识字了,只要有拼音,就算不认识那个字,也会读。”

孔颖达瞪大了眼睛,四十多个少男少女也极为震惊,这一天里面受到的刺激太多了,他们的大脑有些难以接受;孔颖达好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所以很快就重新恢复了理智,问道:“极西之地的语言还有音律”

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大概是从东汉开始,中国人识字读字都使用两字相切读字法,所谓两字相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如“红,胡笼切”,就是用“胡”的声母h与“笼”的韵母和声调ong拼成hong,就是“红”的读音,但是这种识字法读音不准确,普及率低,效率很低,识字的前提就是识字,并不适合全面推广,至于之前所用的直音法就更为不合适了。

拼音最早的出现还是明末的时候,一开始的拼音也都是外国人为了方便和中国交流而创造的,至于汉语拼音一开始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废除汉字,这是清末国家危亡时期一些急过了头的知识分子提出来的设想,他们认为汉字独立于世界语种,这是中国落后的原因,鲁迅更是声称:“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大量知识分子都认为这是对的,于是纷纷开始创造类似于西方罗马化拉丁化文字的新汉字。

但是华夏五千年的传统如何可以消灭掉汉字独立于世界,华夏不还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创造世界奇迹,屹立于世界顶端吗中国的灭不灭亡和汉字有什么关系苏宁不明白,老头儿更是斥责那些妄图废除汉字的知识分子是“数典忘祖”之辈;但是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人希望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的运动,所以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发展,建国后国家开始更加紧锣密鼓的筹备新汉字,汉语拼音应运而生,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汉字对于中国人,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改革开放以后,废除汉字计划也就被放弃了,而汉语拼音为广泛推广的识字辅助系统,得以广泛好评。

苏宁说道:“是啊师尊好像说过,师尊一开始想要创造拼音的原因是考虑到了不同地方人们互相交流的苦难和识字的困难;老师您想啊,咱们大唐这么大,是吧江南江北之间的说话口音和方式就很不相同,一个江南人士和一个江北人士之间的交流似乎就很不容易。

江南江北口音还包括了咱们关中话,蜀中话,山东话,河北话,靠近突厥那里的口音甚至有些像突厥话,往往一个地区的人到了另一个地区,都找不到可以交流顺畅的人,都会说话,都识字,都会写字,但是互相说的话却都听不懂,这不是和聋子没什么两样吗这也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地区之间的交流。

所以师尊就想,是否可以创造一种天下共用的口音,不同于任何地方的方言,因为采用任何地方的方言做天下共用口音,都是对其他地方的不尊重,很容易引起地方纠纷,师尊的想法是,不用废除乡音,乡人之间还是可以说自己的乡音,但是不同地区的人互相交流就用这种天下共用口音,这样既可以顺畅的交流,也不用影响到乡音的重要性。

虽然目前大唐采用的是用关中口音做官话,但是弟子以为这样未免是对其他地方的子民的一种不尊重,那就显得我们关中人太霸道,不利于大唐全国的团结,尤其是边境地区,情况复杂,汉胡杂居,就更为复杂了,有一种可以全大唐都听得懂的口音,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s:大唐的正规官方语言叫做金陵洛下音,貌似和今日的闽南话客家话比较接近,到底是什么语音,在下实在不甚了解,所以特此批注,剧情需要,以关中话为大唐官方口音

五十七汉语拼音下

孔颖达不停地点头:“令师思虑深远,果然是高士,这确实是个问题,昔日老夫有一好友,二十余年未见,结果开口便是川音,老夫根本听不懂,原本还未曾觉得这是个问题,但是如今看来,倒的确是个问题啊只是三明,你所说的拼音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拼音是如何书写的”

苏宁拿起毛笔,在宣纸上把声母和韵母以及整体认读拼音全部写了下来,拿给了孔颖达看,把每一个拼音都给读了出来,久远的记忆回来了,那个时候大家一起排排坐吃果果的日子,还有老师说,同学们跟着一起读,老师写,同学们跟着一起写,从一个字也不认识一直到脱离了拼音,这些干净的记忆,这些童年的记忆

不过现在可不是感慨的时候,苏宁整理了一下思绪,慢慢说道:“这就是拼音,这种特殊文字是极西之地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文字改编而来,每一个文字都有特殊的读音,而且可以相互组合,这和我们之前所用的两字相切读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为准确。

而且用了音律的音标法,各种字母之组合都有读音,师尊根据我们汉字的真正读音组合出了四种读音,标在这些拼音之上,比如这个d和a,组合起来就是da,第一声读“搭”,搭建的搭;第二声读“达”,达官贵人的达;第三声读“打”,打仗的打;第四声读“大”,大唐的大,老师,您看,是否除了这四声发音,我们就再也找不到第五种一个拼音四种读声涵盖了很多个字,是不是很方便

而且您听,这种读音说出来的话就可以这样说:一个拼音四种读声涵盖了很多个字,是不是很方便您觉得呢只要学会了拼音,通过拼音,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学会这种口音,如果大家都可以用这种口音相互交流,那么便不用担心不同地域之人不能相互交流,乡音也不用放弃,岂不是很好吗而且拼音很好认,很好读,比起一边识字一边记住发音,不是更为方便吗这样,就是三岁小儿,只要记住拼音,只要有拼音,也能读书。

将来若是全大唐都得以推广这种拼音,成年人怕是做不到了,但是孩子是可以做到的,所有的孩子都学拼音,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用这种口音来说话,不说远,二十年三十年以后,这种口音就可以伴随着拼音的推广而遍布大唐了。”

苏宁说了几句在目前听来像是火星语言的普通话,并且说出了拼音和普通话口音推广之后可以带来的好处,后来的国家不也就是在几十年之内基本完成了这个任务吗而且目前大唐的人口这么少,推广起来更为容易。

孔颖达一边听一边点头,他是何等的明白人精明人,所谓人老成精,而且一直以孔子为榜样立志教化万民的孔颖达更为注重这种拼音对于教化万民的用,更是对于识字的用两字相切读字法较之前汉以前的读字法进步了很多,但是依旧没有跳出识字的前提就是识字这样一个怪圈,而且各地的乡音不同,说出来的话也就不同,交流起来甚是不方便,而这个拼音,本身就带有读音,学习起来,更容易潜移默化之中将口音练就。

孔颖达非常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可以教会所有的孩子读拼音,并且刊印一批带有拼音的书本,哪怕是在家中,也可以识字孔颖达也想到,如果孔家大力支持这项政策的推动,成功之后,孔家地位就会更上一层楼,孔家就会拥有更加超然的地位,自己,说不定也能和诸位先贤一较高下了

孔颖达感到自己的心脏跳的扑通扑通的,定了定心神,孔颖达很认真的说道:“这种声音果然较为正规,听起来也颇为清楚明朗,三明,你把这些东西整理成一份完备的奏折,老夫为你上奏陛下,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要推广到各地学堂之中,以教化万民。”

苏宁一愣:“这么快您,接受了”

孔颖达眼睛一瞪:“怎么,你不愿意把这等利国利民,福泽万代的技艺献给陛下老夫告诉你这是你师门绝技,你献不献,那是个人品德问题,老夫无权干涉陛下也不会强人所难,但是你要是不献,老夫定然不与你善罢甘休老夫天天都去你府门前坐着让天下人都看看你是一个何等自私自利之人

你要知道这等利国利民之技艺你要是献给朝廷献给陛下那就是天大的功劳陛下和朝廷自然是不吝赏赐你不是才封了三原县伯吗是不是觉得爵位不够你把这技艺献出来,老夫为你保举一个三原县侯如何你想想,你一十四岁的年纪就能封侯,以后的前途定然是不可限量的,你没有损失什么,还可以得到功名利禄,何乐而不为”

苏宁顿时就郁闷了,这老家伙怎么那么会断章取义啊怪不得那么多古文都因为断句的事情被弄得面目全非,感情都是这帮固执到不能再固执的老顽固做的孽封侯这个时候就封侯不符合我的利益,我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献出来呢要是献一个东西就给我提一等爵位,大唐的爵位都给我封到最顶层了也不够,高产水稻啊土豆啊米啊这些哪一个不是福泽万世的好东西还有我设想中的那些好的制度,每一个都足以震动大唐,这要是都封赏,大唐跟着我姓苏好了

“老师,弟子不是不愿意献出拼音之策,相反,弟子既然提出来了,就没有要藏私的想法,福泽万民流传后世何乐而不为区区功名利禄弟子若是想取得何其容易只是有些事情不可如此一蹴而就,拼音之策还须谨慎对待,朝廷之推广是一回事,万民能否接受还是另一回事,如何接受又是一回事,这所需耗费也是巨大的,别的不说,就是纸,又要耗费多少

弟子所知,最便宜的竹纸也要相当昂贵的价格,尚且无法书写,更何况是宣纸和硬黄纸每一项政策的推动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所有人都能支持而不是反对声音不绝,师尊就说过,朝廷做出决策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朝令夕改,就会损害朝廷的威信,让万民质疑朝廷的能力,更让别有用心之人看了朝廷的笑话

所谓实践是检验一切道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之后可行,我们才可以慢慢推广下去,这拼音之策若要推广,绝非一两日就可行,是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之耗时,万万不可着急我们可以现在弘文馆之中推广出来,然后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向外推广,长安乃是大唐文化人聚居之所,长安推广成功,这项策略,就成功了一半了。”

孔颖达陡然一惊,方才苏宁的一番话激起了他想要再创辉煌的打算,触一触孔圣人的边缘,却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操之过急不是什么好事情,反而还会影响很多事情的正确实施,孔颖达深吸一口气,点点头:“老夫有些操之过急了,没有想到那么多,你说得对,这是老夫的错,你能够想到这些,非常难得,不过你还是写出来一个章程,老夫会依照此进行实践,若是可行,自然就可以继续推广下去。”

随后孔颖达让所有学生把宣纸都交出来,放到了苏宁的桌上,让苏宁写出一个章程出来,具体的介绍一下拼音是什么,然后他就吩咐下去,苏宁可以不听课,也不用按照正常的授课程序来,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也可以自习,只是每日只要没有特殊事情需要告假,还是要来学堂的,这一点不能有误

苏宁看着四十张宣纸,翻了个白眼,还说不能操之过急,你这还不叫操之过急要我当堂写出来说不定我这边写完,不到十分钟,这东西就已经落到李二陛下手里了说不定过几天,李二陛下就该宣苏宁入宫问对,然后“严刑拷打”苏宁还会写什么东西,晓之以利,动之以色,然后苏宁就全招了,然后李二陛下就没头没脑的开始做他的千古一帝的春秋大梦了

李二陛下绝对不是一个安分的人,这一点苏宁是肯定的,虽然极其牛逼,但是再怎么逆天的人还是有弱点的,李二陛下最大的弱点其实就是好大喜功,贞观初年还可以抑制一下,但是皇帝做久了产生一些厌烦的昏庸的情绪是不可能不发生的,比如贞观十年魏征就写了一份奏章,指出李二陛下“渐恶直言”,这就是明证,只不过李二陛下好歹还是比较明智的,不像李隆基,压根儿就一个极端主义者

需要一点点的向李二陛下交出自己所会的东西,可不能让他一股脑儿全部拿去了,否则,非惹出什么大乱子不可大唐刚刚安稳下来,需要慢慢地休养生息,遍体鳞伤的子民们禁不起这头九天巨龙的反复折腾。

五十八李二陛下的野望

每一个人都不能完全的了解另一个人,人是独立的个体,可以有一些众人皆知的习惯,但是那只是习惯,绝对不是他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一个人哪怕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会有一些淡淡的隔阂,也会在内心中保留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那是别人无论如何都进入不了的绝对领域。

所以妄自

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贞观攻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朕,乃万岁!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最狂上门女婿乱世种田日常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HP)Forgive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臭县令朕怀孕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风流明末:边军不退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倒拔三国继兄不善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清末土司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春枝缠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大唐小说家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宋小农民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水浒做奸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家娘子太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