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流小说

分节阅读 41

《大清相国》转载请注明来源: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

龙亭更好。朝廷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完钱粮。打仗是要花钱的啊”

戴孟雄道:“卑职把这个完钱粮的办法叫做大户统筹。原打算等明年全县通行之后,再上报朝廷。而建龙亭不太繁琐,简单易行,已在全县推开了。”

陈廷敬顿时惊了,问:“怎么已在全县推开了你在疏请上不是说百姓有此愿望,奏请朝廷恩准吗”

戴孟雄忙低了头说:“百姓热忱颇高,卑职不好泼冷水啊”陈廷敬心里不快,说:“我过后再同你切磋此事。先去看看龙亭吧。”

陈廷敬等随李家声往李家祠堂去。戴孟雄见陈廷敬脸色不太好,心里甚是忐忑。他知道朝廷没恩准,擅自建了龙亭,追究起来是要治罪的。

祠堂正对面有块空坪,长有一棵古槐,古槐旁边便是龙亭。亭有八角,雕梁画栋,飞檐如翅。亭里面立有雕龙石碑,上刻圣谕十六条。陈廷敬围着龙亭转了几圈,细细看了碑刻,说:“亭子修得不错。李家声,修这个龙亭花了多少银子”

李家声回道:“两百多两银子。”

陈廷敬又问:“全村多少人,多少户”

李家声答道:“全村男女老少二百三十二人,四十六户。”

戴孟雄在旁搭话:“钦差大人,李家声代完钱粮已不止这个村,周围十六个村,一千零八户的钱粮都是李家声代完的。”

陈廷敬点头不语,心里暗自盘算。正在这时,大顺突然赶来了。原来陈廷敬回到山西,没时间转道阳城老家探望父母,便打发大顺回去代为看望。大顺已从阳城回来,先去了阳曲县衙,知道老爷到李家庄来了,这才一路打听着赶了过来。大顺拜道:“老爷,老太爷、老太太、太太跟家里人都好,老太太特意嘱咐,要您好生当差,不要挂念”

大顺说罢掏出老太爷的信来,递给陈廷敬。陈廷敬读着家书,不觉双泪沾襟。珍儿见了,也忍不住流起泪来。刘景跟马明也都是父母在老家的人,难免跟着伤心。

戴孟雄说:“钦差大人过家门而不入,有禹帝之风,卑职十分敬佩”

陈廷敬收好家书,叹道:“皇差在肩,身不由己。唉,此话不说了。戴知县,李家庄的龙亭气象威武,很不错。”

戴孟雄见陈廷敬脸上有了笑容,终于松了口气,忙说:“感谢钦差大人夸奖。”

陈廷敬却突然冷冷地抛出一句话:“其他地方的龙亭,暂时停建”

戴孟雄慌了,问道:“钦差大人,这是为何”

陈廷敬道:“未经朝廷许可,擅建龙亭,应当治罪难道你不知道”

李家声忙跪下,说:“钦差大人,草民这是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啊”

陈廷敬说:“李家声,你起来吧。我有话只同你们戴知县说,先不说追不追究你。戴知县,我们回去吧。”

李家声盛情挽留不成,只得恭送陈廷敬等出了李家庄。陈廷敬上轿时,望了戴孟雄说:“去你家吃饭如何”

戴孟雄支吾着,面有难色。陈廷敬笑道:“怎么戴知县饭都舍不得给我吃一碗”

戴孟雄道:“卑职家眷不在身边,我都是在县衙里和衙役们同吃。县衙里的厨子,饭菜做得不好。”

陈廷敬直道无妨,你顿顿能吃,我就不能吃了戴孟雄只好叫杨乃文速速派人下山报个信儿,叫厨子多做几个菜。陈廷敬却说不用,阳曲烧卖有名,做几个烧卖就够了。

回到县衙,天色渐晚。饭菜尚未做好,戴孟雄请陈廷敬去内室用茶。房间甚是简陋,里头只放着两张床、一张桌子、两张凳子,别无长物。陈廷敬问道:“你父子同住一间”

戴孟雄回道:“衙役们都是两人一间,我们父子也两人一间。我身子不太好,让儿子同我住着,也好有个照应。”

杨乃文插言道:“县衙里真要腾间屋子出来,还是有的。可戴老爷不愿意。连庸书都是独自住一小间,真是惭愧”

陈廷敬自从见了戴孟雄儿子抬轿,心里就一直犯疑惑。这会儿见戴孟雄住得如此寒碜,他真有些拿不准这位县太爷到底是怎样的人,嘴上便说道:“戴知县,你太清苦了。”

戴孟雄道:“卑职自小家里穷,习惯了。说起来不就是个官体吗百姓又不知道我住得到底怎样,也无伤官体啊”

说话间,衙役进来请吃饭了。陈廷敬说有事要聊,就让厨子端了饭菜进来,两人只在房间里胡乱吃些。戴孟雄说:“我这里有贱内自己酿的米酒,专从老家带来的。钦差大人尝尝”

陈廷敬说:“我本不善饮,你说是尊夫人亲自酿的米酒,就喝两盅吧。”

戴孟雄先给陈廷敬酌酒,自己再满上。两人碰了杯,并不多说客套话,一同干了。陈廷敬吃了个烧卖,说:“都说阳曲的烧卖好吃,真是名不虚传”

戴孟雄说:“这几年,阳曲百姓吃饭已无大碍,烧卖却还不是人人都能吃上。百姓哪日都能吃上烧卖,就是小康了”

陈廷敬酒量不大,几口米酒下去,眼色有些蒙眬了。他不再喝酒,趁着脑子清醒,问道:“戴知县,说说你们县的大户统筹吧。”

戴孟雄说:“年有丰歉,民有贫富,但朝廷的钱粮可是年年都要完的。逢上歉收年成,大户完得了钱粮,小户穷户就难了。他们得向大户去借。大户有仁厚的,也有苛刻的。仁厚人家还好说,苛刻人家就会借机敲诈百姓。”

陈廷敬问道:“你是怎么办的呢”

戴孟雄说:“县衙每月都会召集乡绅、百姓,宣讲圣谕十六条,教化民风。很多大户感激朝廷恩典,自愿先替乡亲们交纳钱粮,等乡亲们有余钱余粮再去还上。”

陈廷敬沉思片刻,点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戴知县,你把大户统筹的办法仔细写好给我,我要奏报朝廷。”

戴孟雄喜形于色,连声应承,又道:“杨师爷那里有现成的详案,待会儿呈交钦差大人。”

用罢晚餐,陈廷敬乘夜赶回五峰观。傅山听说已暂禁捐建龙亭,心里暗自敬佩,却又说:“大户统筹之法,贫道不知详情,不敢妄加评说。只是戴孟雄这等人,料也做不出什么好事。”

陈廷敬也拿不定主意,只道看看再说。傅山道了安,自去歇息了。陈廷敬毫无睡意,大伙儿就陪着他闲聊。聊着聊着,又聊到了阳曲的大户统筹。其实陈廷敬心里老装着这事儿。朝廷平定云南,当务之急就是筹集军饷。这几年,各地钱粮都有拖欠,官府科催又屡生民变。就愁没有个好办法。戴孟雄的法子看上去真的不错,可陈廷敬沿路所见,阳曲百姓都如惊弓之鸟。钦差大人来了,百姓既没有迎接的,也没有拦路喊冤的,连路上行人都没有。虽说是数九寒天,百姓多在家里猫冬,可外头也不会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陈廷敬说:“我本来深感疑虑,可我看了戴孟雄的住房,又见他让自己儿子当轿夫,怎么看不觉得他像个坏官啊”

马明说:“老爷在路上突然吩咐鸣锣,我猜百姓听见了,都以为县太爷进村要钱要粮来了,躲在屋里大气不敢出。”

大顺道:“老爷,我不懂你们官场上的事儿,可就是琢磨着,他戴老爷再怎么清廉,也犯不着让自己儿子来抬轿啊除非这是桩肥差”

刘景说:“咱们不听戴知县说了,连工钱都没有,还肥差哩”

珍儿道:“有些事情啊,太像真的了,肯定就是假的。那李家声替十六个村、一千多户人家代完钱粮,怎么听着都不叫人相信。”

陈廷敬说:“可这些村子多年都不欠交国家钱粮,那是事实啊”

珍儿道:“不是珍儿在老爷面前夸口,我家在乡下也是大户,我爹乐善好施,可也总不能太亏待自己。把自己家先败了,今后拿什么去做好事除非李家声代完钱粮有利可图,不然他没那么傻。要不然他就是佛祖了。”

大伙儿正七嘴八舌,陈廷敬突然说道:“我想好了,速将阳曲大户统筹办法上奏朝廷”

大伙儿吃了一惊,珍儿更是急了:“老爷,您怎么就不听我们的呢”

陈廷敬说:“你们且听我说道理。朝廷现在急需纳钱粮的好办法,事关军机,耽误不得。且不问阳曲做得到底如何,也不问戴孟雄是清是贪,我反复思量,觉得这个办法倒是很好。”

马明也说:“光看办法,的确看不出什么破绽。”

陈廷敬说:“刘景、马明,明日一早,吩咐官驿快马送出还有,明日你俩下山,去阳曲县城看看。我就在这里等候戴知县。”

珍儿见陈廷敬执意要将大户统筹法上报朝廷,闷在心里生气,生生硬硬地问:“我明儿干什么呀”

陈廷敬笑笑,说:“你呀,待在这五峰观上噘嘴巴吧”

三十三

第二日,戴孟雄领着杨乃文早早地上了五峰观。陈廷敬吩咐珍儿倒茶,珍儿心里有气,只没有听见。大顺忙倒了茶,递了上来。

陈廷敬说:“我已派人将阳曲大户统筹办法快马奏报朝廷。如果这个办法能解朝廷军饷之急,戴知县功莫大矣”

戴孟雄喜不自禁道:“卑职感谢钦差大人栽培”

陈廷敬问:“李家庄的龙亭到底花了多少银子,戴知县知道吗”

戴孟雄说:“李家声自愿修建的,县衙没派人督办,不知详情。他自己说花两百多两银子,应是不错。”

陈廷敬又问:“阳曲全县多少丁口”

戴孟雄回道:“全县男女丁口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人。”

陈廷敬问:“全县每年纳银多少,纳粮多少”

戴孟雄道:“每年纳银两万四千七百二十三两,纳粮六千二百七十三石。”

陈廷敬点点头,十分满意:“戴知县倒是个干练之才,账算得很清楚嘛”

杨乃文忙附和道:“戴知县有铁算盘的雅号,算账比庸书这个钱粮师爷还厉害”

戴孟雄倒是谦虚,道:“回钦差大人,卑职食朝廷俸禄,心里就只记住这几桩事儿。”

陈廷敬望着戴孟雄微笑半日,慢条斯理地说:“戴知县,我会奏请朝廷,从明年开始,阳曲纳银、纳粮再加一倍”

戴孟雄听陈廷敬突然这么一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嘴巴张得老大,望了陈廷敬半日,才说:“钦差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啊阳曲百姓哪有这个财力您钦差大人也不是苛刻百姓的人啊”

陈廷敬冷冷地说:“我不苛刻百姓,你已经苛刻百姓了”

戴孟雄低头问道:“钦差大人,此话从何讲起”

陈廷敬说:“李家庄丁口两百三十二人,建龙亭花去两百多两银子,差不多人平合一两银子。”

杨乃文急了,忙插话道:“钦差大人,李家庄建龙亭的银子是李家声自家甘愿出的,摊不到百姓头上。”

陈廷敬说:“未必村村都有李家声这银子最后仍是要摊到百姓头上去的。何况各村攀比,龙亭越建越威武,银子还会越花越多”

戴孟雄扑通跪下,哀求道:“我戴孟雄替阳曲百姓给钦差大人下跪了阳曲百姓忠于朝廷,年年如期如数完税纳粮。如再额外加税,那可就是苛政了”

陈廷敬瞟着戴孟雄,道:“朝廷正举兵平定云南,急需军饷。阳曲百姓既然有财力,又有忠心,就该多多地报效朝廷”

戴孟雄叩头不止:“钦差大人,此举万万不可啊”

珍儿同大顺也甚为不解,奇怪地望着陈廷敬。陈廷敬又道:“戴知县,你阳曲冒出个大户统筹的办法,这是有功。私建龙亭,这是有罪。不管功罪,都得奏报朝廷,由皇上圣裁。”

戴孟雄摇头道:“卑职不敢贪功,只敢领罪”

陈廷敬说:“路归路,桥归桥。你先将全县捐建龙亭的账目报给我。”

戴孟雄道:“阳曲不大不小也是方圆数百里,账目一时报不上来,请钦差大人宽限几日”

陈廷敬说:“好吧,限你三日”

戴孟雄忙爬了起来,点头道:“好好好,卑职这就告辞了”

送走戴孟雄,珍儿笑了起来,说:“老爷,真有您的我还真以为您不管百姓死活了哩”

大顺道:“我到最后才看出来,原来老爷是要给那戴知县下马威”

刘景、马明二位早早就去官驿把奏折交付送京,然后去了阳曲县城。街上积雪很厚,不见几个人影。刘景问:“马明,你看出什么没有”

马明说:“冷清。”

刘景说:“不光是冷清。我一路走来,没见一个叫花子。但凡县城里头,叫花子是少不了的。偏偏这阳曲县城里没有,就不对劲”

马明道:“早就不对劲了。老爷去李家庄,沿路没见着半个人影”刘景笑道:“老爷可不是好糊弄的,他心里明白得很”

这时,忽听锣声哐当,街上仅有的几个行人连忙逃往僻静处躲避。刘景、马明也跑进一家饭铺。店家问道:“两位,吃点儿什么”

刘景随口答道:“来两碗面吧”

不料店家吃惊地张了嘴,半日不答话。

马明问道:“怎么了,店家”

店家道:“二位快走吧,我们不做生意了”

刘景也觉着奇怪:“这可怪了,是你问我俩吃点儿什么。我本来还不想吃的,看你这么客气,才要了两碗面。”

听外头锣声越来越近,店家急得不行:“二位,你们快走吧。”

马明问:“店家,为什么有生

王跃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乱世种田日常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唐小说家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继兄不善大宋小农民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倒拔三国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HP)Forgive谍战风云录:大宋清末土司王最狂上门女婿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臭县令朕怀孕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明风流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家娘子太体贴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在水浒做奸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谍海无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