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流小说

第92章 奉天靖难,上京勤王!

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古代当天子》最新章节。

司马繁被陶白虎说得哑口无言。

他虽然顽固,虽然迂腐,但是并非傻子,相反,他还极度聪明,懂得察言观色。

陶白虎是文圣,而他只是大儒!

跟陶白虎比起来,他这个大儒的身份,简直就不值一提!

而且以陶白虎的履历,他要是想当丞相,早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在这短暂的一瞬间,他忽然发现,面前的这位年轻帝皇,似乎与以往所传闻中的,截然不同。

司马繁不解,他拉着陶白虎疑惑地问道:

“陶兄,你到底为什么这么维护他?”

“什么叫维护?”

陶白虎越发有些恼怒。

“司马繁,我不许你对我师尊无礼!”

“师尊?”

司马繁像是听到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文圣,管叶辰,叫师尊?

这时,赵王也发觉出不对了,他疑惑地上前说道:

“司马丞相,你不是看过报纸吗?怎么你不知道陛下曾经在潜龙九测上,作诗三百首,还有一篇千古骈文,震惊四座,让文圣对陛下甘拜下风,甚至当众拜师吗?”

“啊?”

司马繁更是惊讶到合不拢嘴。

作诗三百首?

还有一篇千古骈文?

甚至让文圣当众拜师?

不是,我当初看得到底是什么报纸?假的吗?

就在这时,只见不知哪位大臣递上来一份大宁月刊第一刊。

司马繁接过来一看,顿时懵逼了,惊愕道:

“啊?怎么报纸这么大的吗?还是对折的?我当时看的怎么只有一半啊?”

“……”

众人无语啊!

合着你看的报纸都只有头条那个版块是吧?

该不是你孙子给你报纸的时候,撕下来一半用来包鸡腿了吧?

不过有一说一,那报纸质地确实软,比草纸用着可舒服多了!

司马繁将剩下半张报纸翻来覆去如饥似渴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才确定了自己之前在叶辰面前卖弄学识,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

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司马繁顿时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对叶辰讪笑道:

“陛下,老臣刚才失态了,望陛下恕罪!”

叶辰淡淡一笑:“司马爱卿乃是天下学子楷模,朕怎么会怪罪呢?况且爱卿刚才所说的,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司马繁急切问道。

“只不过……朕希望爱卿可以改变一下你的态度。”叶辰缓缓开口。

司马繁沉吟片刻,终于还是咬牙说道:

“微臣以后一定改,我要不改,我也当陛下的徒弟!”

“你放什么厥词!”

陶白虎一听顿时咬牙切齿道:

“我师父有我这一个徒弟就够了,你来凑什么热闹,一把年纪了,你回去养老好不好?”

“陶兄,我似乎没你年纪大吧?”

“我心理年龄小,不行吗?”

“……”

叶辰哭笑不得地看着两人斗嘴,转头回了龙椅,正要宣布退朝,就见一个士兵飞速跑来。

“报!八百里边疆急报!”

“北凉关外出现大批敌军!”

“有金辽人,蒙元人,还有吐蕃人!为首的,是西川王叶钦!”

“他声称……声称……”

赵王闻言顿时飞身上前,沉声说道:

“声称什么?”

那士兵吞吞吐吐了半天,这才低着头说道:

“声称要奉天靖难,上京勤王!"

“奉天靖难?”

听到这句话,在场群臣等人全都脸色剧变!

“混账!”

司马繁更是拍案而起,厉声呵斥道:“他叶钦算什么东西?也敢靖难勤王?真是找死!昔日先皇之所以靖难,那是因为文皇暴虐成性,他凭什么?他哪里能比得上陛下?”

其余官员亦是纷纷附喝:

“叶钦不过一介武夫,居然也敢妄图谋逆,简直找死!”

”就是!西川王从小就这个德行!真是那啥改不了吃那啥!“

”那啥啊?“

”就那啥呗!“

叶辰见众人讨论热烈,当即冷笑了一声说道:

”既然诸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寒门贵女》《疫病之上》【泡书吧】《炮灰的人生2(快穿)》《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天命之上

天才一秒记住【系统流小说】地址:xitong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带着美女闯三国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家娘子太体贴谍战风云录:大宋春枝缠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玄天宗修行记事倒拔三国朕,乃万岁!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明风流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HP)Forgive大宋小农民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金玉满唐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谍海无名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小说家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最狂上门女婿朕,剩者为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在水浒做奸商我在异世界召唤乱世种田日常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