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羽心下有些无语!
刚经历了“十八路诸侯讨羽”等战役,如今又将进入“官渡之战”关联战役吗?!
当然,这一世可能不会在官渡爆发战斗。
“官渡之战”是原历史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的决战,决定北方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关键性战役,对汉末三国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哪里爆发大战不重要,是官渡也好、延津也罢、白马亦可,重要的是这场战役的意义,会改变天下的格局走向,影响极大!
黄巾起义有这种影响,他将大汉朝廷最后的遮羞布扯掉,因为难以剿灭贼兵,下放兵权,以至于地方军阀割据,最终走向群雄逐鹿的局面!
十八路诸侯讨羽,同样也有这种影响,最终诸侯们失败了!这意味着刘羽的地位将难以撼动,天下诸侯联军不再有入京清君侧的想法和动力!
刘羽镇守京师和并州,大势已成,他的霸权已经难以动摇了!他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而这一次关东诸侯的反扑,其实同样也有重要意义——此战胜与败,将决定刘羽是否有能力“征战四方”,关东诸侯进攻不成,是否能“据地反击”!
这也是一场反击战!
将决定关东诸侯能否将刘羽大军的攻势挡住,能否将他拦在京师和并州之内难以出关,以此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刘羽顿时想明白了这个关键点,并且对于“官渡之战”相关剧情“白马之围”,他能否有“熟知历史”的利用?答案是——
没有!
如今剧情都被他魔改的不成样子了,可谓是四分五裂。如果这时候刘羽还按照“熟知历史”的“原剧情”走向,估计会被坑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剧情虽然改变了,但有一点是绝对不会出现变化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些人的性格特点,这是绝对不会因为剧情的变动而改变。
或者说,像袁绍、曹操、刘备等已经成年,且性格已经定型的人,他们与原历史的性格是相差不大,而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有利用的地方!
原历史剧情中,白马之围是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的决战。
袁绍是进攻方进攻白马,曹操采用荀攸的“声东击西,分散敌兵兵力,佯攻延津,而后亲自率轻骑袭击白马”,这一连环计走向。
可问题是,这一世不是袁绍和曹操的较量。而是刘羽与关东诸侯的较量!
关东诸侯中,除了渤海太守袁绍这位盟主,还有——
典军校尉曹操、平原国相刘备、冀州刺史韩馥、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北平太守公孙瓒等将。
关东诸侯有足够的兵力分兵,同样他们的性格不像袁绍那样,志大才疏、胆略不足,曹操刘备等人也是雄心万丈、雄才伟略,这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变数。
比如,声东击西,会不会被直接识破,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利用?
正是基于这种担忧,刘羽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他将自己的担忧告知麾下文臣武将,有这么多智囊团不用?刘羽又不是刚愎自用的白痴!
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智商比沮授、田丰、郭嘉、荀彧等人强!嗯,勉强与他们齐平吧!
闻言,沮授解释说道:
“主公,我军的兵力不如关东诸侯联军,甚至因为对并州的发展建设等消耗,以及主公电力计划、电报铺设计划等消耗,钱粮都有些捉襟见肘。
“但我军中,政令通达,主公精明强干、有勇有谋,善于采纳良策,不会刚愎自用,兵少但指挥严明,将少但号令如山,此乃用人之道。
“军中赵云、关羽、张飞、吕布等将,乃世之虎将、万人不敌之勇。张辽、高顺、徐晃、张颌、高览等将,指挥才能和用兵谋略皆是世之良将!
“荀彧、郭嘉、田丰等文臣,战略眼光独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奇谋良策,智计百出,可称之奇才、王佐之才!
“然而!人才妥善任用,可以‘一计敌万人’,但人才没有妥善得到任用,那就是埋没人才。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正因为主公卓越的用人之道,懂得运用人才、能够接纳麾下文臣武将的建议,所以我们可以做到政通人和、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然而反观关东诸侯联军,打着讨伐主公的名义反攻京师,结果诸位也看到了,一群乌合之众,各怀鬼胎、互有算计。
“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