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系统流小说】地址:xitongliuxs.com
京师洛阳。
汉帝刘宏和满朝文武的君臣之争还在发酵之中,越演越烈,双方各不退让。
但刘宏的政治能力很出色,诸公不是弹劾“刘羽驭下无能”吗?诸公不是说“董卓以下犯上是刘羽这位并州刺史不足以服众”吗?
汉帝刘宏借题发挥,直接下诏举害民官吏——就是令官员举报弹劾残害百姓的官吏,值得一提的是,宦官也是官员,他们顿时以权谋私、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那些依附宦官、依附皇权的官员,自然也是毫不犹豫、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宏这一边,对着世家文官体系进行弹劾。京师顿时掀起了一股“检举自查的风暴”!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冤假错案,但世家文官体系却受到打击。嗯,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就是“党锢之祸”,而且是第三次党锢之祸了!
其实这也是皇权和世家之争,所谓的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不满,因此与宦官发生的党争,不过只是意有所指、指桑骂槐,宦官的背后是皇权!
世家真正争斗的对象,其实是宦官背后的皇权。东汉世家的力量,已经渐渐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了。
不要觉得东汉皇权受制于世家,显得皇权赢弱。但实际上,在东汉这种政治格局之中,这已经是历代皇帝政治能力卓越的体现!
因为可以走到与世家争斗这一步,说明他们在与“外戚”争斗中脱颖而出胜利了!
是的,东汉的皇帝即位后,首先要与外戚明争暗斗,之后才轮到世家文官体系!
…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东汉“小皇帝”最多,他们即位的平均年龄只有12/13岁左右,像汉灵帝刘宏9岁即位。
并且东汉皇帝的寿命都极短,除了光武帝、汉明帝、汉献帝之外,没有超过40岁的!
这种帝少即位、青壮而崩的局面,就会导致接班人年幼,然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干政”。这些外戚为了持续掌权,自然会拥立年岁较小、容易掌控的幼帝。
比如汉和帝刘肇去世后,邓太后直接废长立幼,将年少聪慧的长子刘胜废掉,改立出生百天的刘隆为帝。刘隆夭折后又改立年仅12岁的刘祜为帝。
比如汉安帝刘祜在位20年病逝,太后阎姬把持朝政,竟不立刘祜子嗣,改立北乡侯刘懿为帝。少帝刘懿在位两百多天病逝,宦官迎立刘祜儿子刘保即位。
比如外戚梁翼扶立年仅七岁的刘缵为帝,后面觉得其太过聪明,担心未来夺权,又将汉质帝刘缵毒杀了,改立14岁的刘志为帝。
汉桓帝刘志解决了外戚梁氏,却因为无子,于是皇后窦氏又与父亲窦武,拥立年仅9岁的刘宏即位。汉灵帝刘宏即位后,仅两年后杀外戚夺权。
然后,才开始对朝政涉足!
按照历史走向,刘宏也没有走出“东汉帝少即位、青壮而崩、外戚干政”的“宿命”——他九岁登基,三十三岁驾崩。想要“废长立幼”,却被何皇后外戚掌权。
如果没有袁家等士大夫插手,没有董卓霸京,估计又是一个宿命轮回。
…
所以纵观东汉十四位皇帝,除了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四位皇帝顺利即位之外,其余十位皇帝皆为外戚或宦官所立!
这些皇帝即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需要想方设法夺权,从外戚手中夺权,旋即与外戚展开明争暗斗,失败的或被废或被毒杀,成功夺权的,才有下一步与朝臣较量的机会!
因此不管是桓帝刘志、灵帝刘宏,都是从与外戚夺权的惨烈厮杀淘汰赛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成功者,旋即与朝臣进行明争暗斗,继续夺权!
其他方面暂且不提,他们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
所以别看皇权与世家分庭抗礼,显得有些赢弱。但那是因为皇权先与外戚的较量中,被一点一点的消耗,甚至是历代外戚干政的消耗,这才给世家壮大的机会。
在东汉这种政治格局之中,可以解决外戚、把控朝政的皇帝,已经是政治能力卓越的体现,至少单以政治而论,在历史皇帝之中,也该留有一席之地的!
……
解决了外戚干政的问题后,桓帝和灵帝都是用了相似的办法——掀起“党锢之祸”!
利用宦官对世家文官等士大夫阶级进行打击,旋即又对逐渐势大的宦官进行打压,维持一种朝堂的平衡局面,帝王权术平衡手段了得。
不管是桓帝还是灵帝,其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锦宫春暖》《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大道朝天》【异度荒尘小说网】《灵能者不死于枪火》《守陵娘子山食纪》《被首座抛弃之后》《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我在现代留过学》
《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转载请注明来源:系统流小说xitong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